您好,欢迎来到唐山厚发米业有限公司
首页>文章>唐山大米--厚发米业推荐:质优粮源将备受青睐托市收购量同比或降

文章

唐山大米--厚发米业推荐:质优粮源将备受青睐托市收购量同比或降

预计2017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仍将启动,质优粮源或将遭抢购;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或将因价格制约低于上年,新麦质量将对夏收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麦收将近,国内主产区2017年产小麦市场价格走势,将很大程度上与5、6月份天气影响下的小麦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从目前国内主产区新小麦生长情况来看,质量整体好于上年。
国内小麦市场面临新形势
面粉市场横向整合、纵向融合,加工需求总量增加、增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国内面粉行业产能的迅猛扩展以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面粉加工企业呈现规模化及区域化,面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面粉加工需求呈现“总量增加、增量下降”态势。普通粉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大型面粉企业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不断扩大产能,中小型面粉企业则在恶性竞争中苦苦挣扎,停工、停产甚至陆续被迫退出市场。
生存压力使得面粉企业粮源采购质量、数量及价格控制较为严格。
随着国内主食品的消费需求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和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的中高端粮油产品消费潜力将逐步释放。
在消费者日益重视质量安全的情况下,食品安全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有利于保证小麦供给数量和质量,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小麦品种结构,为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品牌、转化增值提供了坚实基础,国内面麦产业链融合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结成粮食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以品牌为载体,发展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提供良种供给、技术指导以及订单收购、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粮食市场化进程继续推进,小麦托市收购价面临下调。
自2005年以来,国内对主要粮油品种实施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收购,小麦最低收购价由2006年的0.69~0.72元/斤提高至2014年的1.18元/斤。2016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连续4年保持不变。
近两年来,国内粮食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政策调整已经上路,尤其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了重大进展,价格和库存增速已开始下降。2016年实行8年之久的国内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
今年2月5日公布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小麦最低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以反映市场状况,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继2016年主产区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下调2元后,2017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较上年分别下调3元、2元、5元,这是2004年国内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以来的首次全面下调。
稻谷全面降价,意味着小麦这个重要的口粮市场在2018年也将会出现较大的变数,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将逐步由近几年的政策“价格顶”转变为“托底价”,麦价走势将更多地取决于其自身供需格局。
近年国内小麦产量超过需求量,“劣多优少”加剧结构性矛盾。
自2006年以来,国内小麦产量连续超过1亿吨。整体上来看,近几年国内小麦年度产量超过需求量,麦市总体供需格局趋于宽松,但小麦更多以政策性库存量不断增加形式存在,且近几年夏收期间主产区小麦因遭受冻害、热干风、倒伏、持续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其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在国内专用粉需求旺盛、食品质量安全要求严格等因素影响下,面粉加工企业对小麦的内在质量指标要求较往年明显提高,粮源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较低。国内小麦生产与需求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强筋、弱筋品种退化及纯度不够,不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导致结构性短缺,部分品种需要依赖进口。
考虑到托市收购量及粮源质量,国内小麦有效供给明显下降。据统计,截至5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5702万~5802万吨,同比高1791万~1891万吨。其中,江苏地区剩余库存量857万吨,同比高54万吨;安徽地区剩余库存量1302万吨,同比高393万吨;河南地区剩余库存量2791万吨,同比高970万吨。从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年份结构来看,其中2013年产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16万吨左右,2014年产1334万吨,2015年产1629吨,2016年产2853万吨。
新麦开秤价或将高于上年
受近期有利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黄淮海麦区发生范围广、流行扩散快,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山西、河北等7省61市309个县累计发生面积4160万亩,病害已进入快速扩展蔓延期,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威胁。
据全国病虫测报监测网调度,截至5月4日,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4.1亿亩,同比增加12%,累计防治面积3.8亿亩次。其中,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约4700万亩,防治面积5076万亩次;赤霉病累计发生面积584万亩,累计预防面积7460万亩次。
2017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小麦稻谷和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社会仓容,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各地要充分利用支持订单收购、加工收购、打造品牌等措施,鼓励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粮食收购,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粮食供给,进一步活跃市场、促进流通。有关省份和中储粮公司要继续按照《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调    〔2016〕55号)规定,严格执行小麦、稻谷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和《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10〕178号)。
2017年夏粮收购期间仓容紧张问题较上年得到明显缓解,新麦质量成为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天气因素对新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政策执行力度对夏粮收购形势的影响较大。
在国内陈小麦市场价格高位运行、且质优粮源供给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质量较好的新小麦将备受青睐,以往政策收购以常规指标定等定价的方式已无法被用粮主体接受,呕吐毒素、面筋等内在质量指标成为市场购销的关注点,内在指标的差异将使得麦价差距较大,优质优价格局仍将凸显。
国内麦市结构性矛盾,将导致夏粮收购期间购销主体因小麦品质差异出现采购与销售策略明显分化,部分持粮主体或汲取上年卖粮经验,对质优粮源惜售心态增强,粮食贸易商等收购主体囤粮待涨心态明显增强。新麦收购市场品质间“买方”与“卖方”市场氛围并存。用粮主体将加大主产区新小麦采购力度以降低生产成本,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相对较高。
预计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仍将启动,新麦开秤价或将高于上年,托市收购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较高,托市收购进度或将快于上年同期,局部地区或将出现抢购现象,阶段性市场购销博弈将较为激烈,托市小麦收购数量及节奏将会直接影响麦价运行空间,新麦收购市场价与政策价仍将并存。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或将因价格制约低于上年,主产区新麦质量将对夏收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小麦对玉米的高比价关系难以支撑其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数量,小麦饲料消费量将继续下降。质量较为正常的小麦难有饲用替代空间,而质差小麦则因玉米市场价低,其饲用替代价格将明显处于低位,主产区2017年产小麦质量情况将直接影响其饲用替代空间。
麦市收购价将呈现两极化
建议市场主体夏粮收购前期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掌握新麦产量和质量情况以及质优品种区域,紧抓主产区新麦上市前期市场机会,收购质优粮源。国内麦市结构性矛盾也为市场主体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市场经营带来机会,麦价将呈现多轨道运行,不同质量小麦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
预计国内小麦主产区夏粮收购期间,麦市收购价将呈现两极化,天气情况对新麦市场购销格局影响较为关键。
普通小麦,应以政策价为价格风向标,利润空间小,采取“以销定购”策略。
质差麦中饲料麦,价低以体现替代玉米饲用需求的成本优势,采取“快购快销”策略;质差麦中制粉配麦,其市场价格空间明显大于饲料麦,市场机会大,充分利用其“质价”优势赚取合理利润空间。
质优小麦,因其需求旺盛,且陈小麦价格高位运行提振,市场主体采购积极性较高,优质优价将凸显,应注重内在指标及品种选择,积极采购,专收专储,建立一定的库存量。
夏粮收购期间建议密切关注天气因素对新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托市收购启动时间及进度、储备粮轮入、售粮主体的出货力度等。


上一篇     下一篇